开云体育平台APP-乌迪内斯中场再次崭露头角,成为关键人物

开云体育 3周前 (07-30) 体坛热度榜 35 0

  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丨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hstl8888)

  互联网行业的风口企业常如“昙花一现”,曾被所有人挂在嘴边的公司,下一秒或许就转瞬即逝。

  暴风集团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根据日前暴风发布的年报,2016年业绩全线下滑。按照昨日股价,暴风集团的市值约为100亿。而此前,暴风在几个股价高点的市值远超400亿,尤其是其刚登陆A股的那段时间,更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

  那是2015年,暴风在A股创业板上市,随后便伴随大盘拉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抛物线,股价从7.14元开盘,最高拉升到327.01元。

  而在同年7月中到8月初的短短半个月内,其股价又从每股200元腰斩至100元以下,2016年年初,其股价平均到95元。

  如果没有2015年,暴风科技董事长兼CEO冯鑫几乎被世人遗忘了。

  然而,证监会2014年春天重启A股新股上市的行动改变了这位70后掌门人的命运,次年夏天更是将他推向了由55个涨停和N个跌停构成的魔幻人生。

  由于这种疯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媒体和股民只好将其称为“妖股”或“神股”,而创造如此奇景的冯鑫也再度跃入公众视野,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也有如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其间充满了放浪与跌宕。

  ■ 一个小镇青年的奋斗

  要读懂暴风,只需读懂冯鑫。

  冯鑫1972年出生于山西阳泉一个教师家庭,与百度总裁李彦宏是老乡。高考时,他考入了合肥工业大学,主修管理工程。他不是特别爱学习,成绩自然也不好,挂了很多科,甚至在读大二时一度被学校劝退。当时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因为只要有他在,大家就觉得有垫底的。

  到1993年他勉强毕了业,但却没有拿到学位,也没有人给他分配工作,后来则被山西省机电厅扔给了山西阳泉矿务局。

  对于一个没有背景的来自小镇的“差等生”而言,能得到了这样一个待遇也算人尽其才了。接下来就应该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然后慢慢熬一个官衔,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里。

  然而冯鑫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追求尊严和自由,觉得看别人脸色过日子拘谨、压抑而失落。那种日子让他度日如年,一天都不想多过,他在矿务局只待了几个月就跑了。

  溜号之后,冯鑫邀三个哥们一起创业,倒不是有什么雄心壮志,而是总得给自己找一个“单位”。

  他们创业的地点在太原,一段时间内,冯鑫进入了上海喔喔佳佳奶糖的分公司做销售,据说干得不错。

  后来他回忆说,“我在喔喔干过,喔喔在奶糖业一年干掉大白兔。我还在三株干过,有一年三株营业额从6亿到68亿。”与此同时,他又用赚到的钱折腾自己的公司,他们做过BP机维修,搞过煤炭运输(把大同的煤运到天津、上海再分配),还经营过食品贸易公司,逐渐积累起了货源和人脉,很是热闹。

  这段青葱岁月到1996年划上了句号。

  当年冯鑫卷入了一起斗殴事件,他被打到住院半年多,眼睛严重受伤,直到现在左眼正视前方时中间还有遮挡。

  这期间,他的经济状况也在恶化,工作没了,钱也没了,三个好哥们各奔前程。那段时间他瞅自己怎么瞅怎么不顺眼,感觉一下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心情跌入到谷底。

  出院后,冯鑫托家里的关系又回到了阳泉县,并辗转认识了一个叫裴西平的阳泉矿务局局级副总。通过这个人,冯鑫开始重拾自信心,并拥有了一次到北京办休闲食品厂的机会。他在大红门花240多万整起了一个馒头厂,取名福喜乐主食厨房。

  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个馒头厂待多久。因为1997年冬天,上边派来一个“带个破女秘书,还夹个包”的管他的厂长,而他俩天生相克,最终冯鑫选择了离开。

  之后大约有半年多,冯鑫都没有工作。熬到1998年春节他觉得都熬不下去,但也不敢把没有工作的事实告诉父母。

  就是在那年春节,他读了一本叫《联想为什么》的书,书中有关家杨元庆、郭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他霎时有了一种和刘邦当年见到秦始皇出游时一样的感叹——“大丈夫当如是!”

  于是他开始想方设法地进联想,并在尚未得到offer的情况下花全部积蓄买了一台586电脑。

  结果他一去联想才知道,人家只招有北京户口的。碰壁之后他只能另图他策,他先是向金山递简历,因为金山是联想投资的,结果求职信石沉大海。没办法,他只得再去国展招聘会,并在那里进入了文曲星。

  1999年3月,招他进文曲星的人又推荐他去了金山,冯鑫终于如愿了。

  进入金山后他开始展示自己那股被压抑已久的潜能,很快就在公司销售里崭露头角,并开始主管华西区业务。

  后来他骄傲地回忆这段历史,“我的业绩超过了华东、华南。我一走,华西就是华东的1/3、华南的1/4。后来,金山开始转型做游戏,就把毒霸、词霸两个事业部合并让我来管。金山有个总裁室会议,我是唯一一个非总裁的列席会议者。”最后他还总结说,“真的不是我太强,是对手太懒了。”

  随着生活境况的改善,以及周围亲朋好友评价的提升,冯鑫开始了一段逍遥岁月。

  他当时的老板是雷军,而据他回忆雷军并不怎么管他,包括他的穿着,他是公司里难得一见的不穿西装衬衣的人。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id:hstl8888),回复【雷军】,阅读雷军的创业故事。

  2002年,他开始跟雷军闹辞职,理由是跟雷军性格不合。他当着雷军的面说,“我觉得跟你在一块很烦,你就像铁丝网一样,拿铁丝撸我的神经,一点儿都不放松。”

  2002年夏天,冯鑫进一步挑战雷军的容忍度,他要求请假去看世界杯,并威胁说“不给假就辞职”。雷军没办法,只好让他去任性地看现场版世界杯。

  这种局面到了2004年实在维持不下去了,32岁的冯鑫正式离开金山追求他的自由去了。

  ■ 自立门户的一波三折

乌迪内斯中场再次崭露头角,成为关键人物

  彻底自由后的冯鑫想创业但并没想好要做什么。

  于是跟雷军商量,“你把我原来的杀毒软件给我吧,你们这块钱不要赚了,我自己来经营。”雷军只能无语地看着他,把眼前的一切只当成一个笑话。

  在雷军那碰壁后,他又去找其他人,把当时台面上的软件大佬找了一个遍,包括周鸿祎,结果没人支持他。

  接连受挫后冯鑫决定自己单干。

  2005年,他成立了两家公司,一家叫“酷热影音”,做播放器,另一家做“流氓软件”。他原本计划做一个软件帝国,后来来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个梦想大到不靠谱,于是就一个个排除,最后选择做播放器。

  之所以选择播放器,是因为当时Window 自带的播放器播放格式有限且功能粗陋,而行业内又没有巨无霸型企业。他很清楚,播放器短期内难以盈利,因此同时做了一家“流氓软件”公司,这家公司两三个月就赚了100万。

  立项不久后,酷热影音可播放格式就超过了100 种,仅半年时间就覆盖了全国将近20%的电脑。

  这时候,刚刚小有名气的蔡胜文找到了他,要投给他300万人民币,他接受了,随后IDG跟投了1000万美元。这让他一瞬间找到了“暴发户”的感觉,他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花掉这笔钱,而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收购暴风影音。

  暴风影音诞生于2003年,是哈尔滨软件工程师周胜军及其学生开发的一款播放器,以播放格式超全为特色,当时已经有几千万装机量了。冯鑫花1000多万元人民币买下了这家公司,并于2007年1月将酷热科技与暴风影音合并为暴风网际。

  当年3月,暴风网际又吸收合并了老牌播放器超级解霸的知识产权和部分技术人员,完成了对行业顶尖团队的整合。4月和11月则又分别发布了暴风影音2.0和3.0版本,日在线使用用户超过1000万大关,并快速成为国内本地视频播放软件第一品牌,是QQ和迅雷之外的第三大客户端软件,一度占有总网民数量的73%。

  暴风影音的成功让资本继续追投。2008年11月26日,暴风影音又获得了来自经纬中国和IDG的1500万美元融资。这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中国互联网公司获得的首轮融资。这让冯鑫成为了具有光环的IT英雄。

  然而当投资人对他抱有热望,希望助推他再进一程时,他犹豫了,他不知道要那么多钱要做什么。另外,他在团队管理上也出了大问题,一些相关项目始终推进不动。当优酷、爱奇艺和乐视等在线视频公司迅速崛起时,他却在处理公司内耗。而当他2010年回过神觉得应该有所作为时,已经错过了网络视频行业的窗口期,沦为了一个陪跑者。

  与优酷、爱奇艺、乐视等公司进行正面竞争已无获胜可能,冯鑫只好另辟蹊径。他的对策是继续靠客户端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具体表现为拼视听效果,让用户看得更爽、听得更HIGH。

  2010年12月,优酷实现了在美国纽交所的上市,融资2.03亿美元。这刺激了冯鑫,他也想上市,一开始想去美国上,但后来由于种种情况放弃了这个想法,一门心思的想要在A股创业板上市。当时,他已经有了一个榜样——乐视网(2010年8月12在A股创业板上市)。

  但是在A股上市有“上市前三年盈利”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冯鑫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此时,行业的主流模式是各大互联网视频公司购买影视剧版权、首播权乃至独播权,或者斥资拍摄自制内容,但暴风影音不能这么干。于是,冯鑫只好一边提升视听效果,一边整合网络资源,并尽可能少地买影视版权。

  这样做固然省钱,但也制约了营收的增长,暴风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广告,这么一整就只能去接一些中小型广告客户。暴风的营收在行业内都排不上号,不过由于不走烧钱模式它还是实现了盈利,2012年、2013年、2014年其净利润分别为5584万元、3853万元和4185万元。

  这种盈利对于一个互联网视频公司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甚至买错一部热门电视剧就可能陷入亏损,冯鑫那几年所面临的挑战也就可想而知。

  而更让冯鑫痛苦的是,在他好不容易将暴风影音从一个VIE结构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并于2012年3月提交了上市申请材料后,证监会却突然停止了创业板的IPO审批,而这一等就是三年。

  三年间,好多递交申请的公司都撤了,冯鑫就一直在那坚持着。其间,有许多竞争对手上门来谈收购,开价最高的4亿元,最少也不会小于1.5亿元,他则总是听而不谈,直到2013年阿里出现了。

  阿里派出了时任CEO陆兆禧,开价9亿美金,要买下暴风的大部分股权。冯鑫这回认真了,他甚至去了杭州两三次,差一点就卖了。

  就在这个关键的当口,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建议他“一条道跑到黑”,“今年不上明年上,明年不上后年上,五年不上十年上,就是死磕。”

  他听从了劝告,结果没几天就有朋友打电话给他,说创业板马上要开闸。从此以后,他就跟阿里说拜拜了。

  ■ 学习马云好榜样

  尽管2013年没有和阿里做成生意,但阿里的发展却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开始崇拜马云。

  在股票连续涨停的那段时期,冯鑫面临的第一挑战就是规划战略,他必须要像马云一样,要把一个现在看来还没影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

  于是他初步构想出了一个宏伟战略,之后又将其逐渐丰满最终形成 “全球DT大娱乐”战略。

  冯鑫计划用5到10年时间打造一个DT娱乐帝国,所谓“DT”就是大数据(data),所谓“大娱乐”就是暴风今后不再只是一个做播放器的公司,甚至不是去做大一个互联网视频公司,而是依托现有用户,全面地用软件、硬件和内容去满足人们在视听方面的需求。

  在用户方面,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暴风影音到2015年3月在PC端日活跃用户约2800万、移动端日活跃用户约1400万,冯鑫的目标则是每天影响一亿人。

  至于满足用户的软硬件,除了现有暴风影音外,暴风还将挺进互联网电视并开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设备,目前是“魔镜”系列产品。除了硬件,在内容方面暴风也将全面涉足,覆盖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泛娱乐领域。

  如果说挺进互联网电视还只是给股民的安慰剂的话,那开发虚拟现实设备就成了刺激股民的兴奋剂,并成为支撑暴风股价连续涨停的最重要概念。

  因为这个设备里边的内容全都是可以开发的新生意,因此激发起了股民的无穷想象力。

  目前,魔镜已经推到了第好几代。其全系列产品从79元起。

  人们认为,冯鑫这是在效法前老板雷军,即用超低的价位飞速抢占市场,不给竞争对手以挑战的机会。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魔镜团队已经开足了马力,其网站设计得极为酷炫,并拍摄了贴地气的宣传片,还在广东、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深圳等地设置了数十个体验店,看上去体验店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当然这种以超低价入市的做法会导致项目营收数据不佳,并极有可能导致公司整体性亏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冯鑫做了如下两个动作:其一、他将魔镜由暴风科技下的项目独立出去,组建成为一家新公司,撇清与股市的关系,让股民放心;二、对外高调宣称,整个项目大约还要烧10亿级别的风投才能盈利,然后广泛吸纳各路资金。

  2015年4月15日,暴风魔镜宣布完成首轮融资1000万美元,投资方为华谊兄弟、天音、爱施德和松禾资本,而4家公司将累计增资至6000万美元,占股比例达19%。

  除了吸引用户和投资人外,冯鑫还将很大的精力用来挑选团队,并提出了“联邦管理论”。

  他自信地声称“我要应用联邦逻辑,达到和BAT一样用户规模的影响力。”

  当时,作为VR概念股,暴风集团确实曾受益无限。但是如今,资本市场上VR概念也早已“熄火”。2016年以来,虚拟现实指数跌去近10%。业内普遍认为,国内的VR行业从技术成熟到产品普及,至少还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

  截至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的暴风魔镜,早已因为亏损,被剥离出了上市公司。

  对于外界的关注,冯鑫的回应是,“目前公司的策略发生了变化,但(魔镜)能否在2018年实现盈利,依旧是一个谜题。”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ID:hstl8888),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

乌迪内斯中场再次崭露头角,成为关键人物

  欢迎订阅财经十万加公众号(id:hscjswj),关注更多财经领域精华内容。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